当前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我国稀土资源究竟知多少?

发布时间:2015-4-24  来源:    阅读次数:2636

 我国稀土资源储量是发展稀土产业最基础的数据,也是制定我国稀土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的重要依据,关系到我国稀土产业在世界稀土产业中的地位,也是评估我国稀土生产与应用产业长期发展动力与前景的主要根据。但长期以来,有关我国稀土储量的数据,数出多门,说法不一,特别是媒体文章和地方统计更是众说纷纭,令人眼花缭乱。数据有时相差上倍,难免引起认识混乱,这对如何发展我国稀土产业,尽量统一思想带来不利影响。现就有关情况叙述如下。

一、 早期的数据占世界80%

世界稀土资源储量丰富,除我国外,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巴西、南非、格陵兰、哈萨克斯坦、缅甸、蒙古、越南、朝鲜等国都有较为丰富的稀土矿藏。

1989年美国矿务局出版的《矿产品概览》,世界稀土工业储量为4500万吨,其中,中国稀土资源储量为3600万吨,占世界储量的8 0%。因此,1992年邓小平曾讲了"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的稀土资源占世界已知储量的80%,其地位可与中东石油相比,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办好,把我国稀土优势发挥出来。"这段话。但从那之后,国外又陆续发现一些新的稀土矿床,我国所占比例有所下降。

二、 侯宗林的数据占世界55%

我国著名稀土地采选专家侯宗林教授(曾任冶金部天津地质研究院院长和中国稀土学会地采选专业委员会主任),于2001年发表的《中国稀土资源知多少》一文称,经国家储委批准的我国稀土工业储量达7130 万吨,占世界稀土工业储量12830万吨的55%。

三、 《中国稀土学会年鉴》数据占世界45%

关于世界稀土资源储量和我国所占比例的数据由于出处不同,难以统一。中国稀土学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在编写《中国稀土学会年鉴》(20022010)时,本着以下原则统计数据:国内数据引用国内文献,国外数据引用国外资料,得出的我国稀土工业储量的统计数据为5200万吨(REO),世界45%

四、 温家宝总理对默克尔说占世界储量不到50%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120204日报道,23日温家宝总理在广州和来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座谈时说:即使到现在,我们开始知道稀土应该维持可持续发展,但是我们还依旧是用占世界储量不到50%的稀土来提供世界90%的稀土用户。

显然,温总理这里说的占世界储量不到50%”应该是引用了占百分之四十几的数据。不然就应该说占世界储量不到40%”占世界储量不到30%”

五、 国务院稀土白皮书的数据—23%

20126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中指出中国以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国际在线消息)。在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稀土办公室主任贾银松进一步解释说关于中国稀土的地位,首先中国稀土的资源是丰富的,但是对于资源的储量和比重,在国际上也有不同的看法。如美国地调局公布的2009年中国稀土储量是3600万吨,约占世界储量的36%,但是并没有说明数据的来源。我们认为不够确切。对资源的储量,我们也是高度重视的,公布了2009年的数据,是1859万吨,按此计算,约占23%

六、 对我国稀土储量为1859万吨的质疑

此数据尽管说是经过国土资源矿产部门进行了专门的核查,并以国务院白皮书发布。但由于与过去诸多数据相差甚远,引起我国稀土界的多方质疑。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1、未说明本数据是如何合成的,也没有说明我国主要稀土矿产品种(混合型、氟碳铈、独居石等)和主要稀土矿产省份(内蒙古、四川、山东、江西、广东等)在我国稀土总储量中分量各占多少。过去的文献都会说明在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中,各主要省份和矿种所占的比重。

2、只笼统说稀土储量为1859万吨,本身就有些模糊,因为矿产储量通常分工业储量、保有储量、探明储量、远景储量等,这里应该指的是工业储量或保有储量,那真的就这么少吗?

3、以白云鄂博矿的稀土储量为例。长期以来,一直采用3450万吨(REO)的数据。实际上这些年来随铁开采出的稀土,已约占原储量的一半。但实际采出回收的稀土不足15%80%以上的稀土矿物进入了包钢尾矿坝。这部分稀土又有多少呢?

2014117日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澄清公告称:关于本次发行拟收购资产尾矿库稀土资源储量及估值的说明针对尾矿库的储量问题,公司已在20131231日公告的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进行了阐述:"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201312月编制的《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包钢白云鄂博铁矿选矿尾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截至20131130日,该尾矿库的尾矿资源储量为19,712.49万吨,资源储量类型为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稀土氧化物(REO)品位达7.00%,富集度相对原矿高。按此折算:19,712.49万吨乘以7%,应该为1380万吨(REO),仅比1859万吨少479万吨。

这只是白云鄂博矿中的部分稀土矿物被人工搬了家,应该计入我国的稀土资源保有储量。因为保有储量是指探明储量减去动用储量所剩余的储量。

谈论稀土必须体现科学发展观。比如,我们经常强调说我国以占世界稀土23%的储量承担着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却不说明我国是世界最大稀土消费国,其稀土消费量就已经占用了这90% 的三分之二。只是我们不善于开拓稀土高科技应用市场、搞好资源保护、发展环保经济和利用市场竞争法则来更好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此,我们应该好好总结经验教训,把WTO败诉的坏事变为好事,才能使我国稀土产业获得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七、关于稀土不稀问题

对此我国稀土界的专家们早成共识问题。但近年来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仿佛我国稀土资源已出现危机,说无论是白云鄂博,还是南方离子型矿,都开采不了多少年了。特别强调发达国家拼命抢购中国稀土进行储备,大量走私进口中国稀土,甚至为进行储备把稀土埋在海里。因此我们面临着一场艰巨的稀土保卫战

笔者一直认为这种说法有些夸大其词。世界并不存在稀土资源危机。按目前稀土年消费量计算,全世界已探明的稀土储量可供消费几百年。仅我国白云鄂博一处稀土资源就可供应世界轻稀土消费上百年。就已发现的资源储量而言,稀土属于消费寿命很长的金属元素(指在正常条件下某种自然资源的消费寿命)。资源利用回收率按70%计算,全球已探明稀土资源可提取8000万吨REO,世界稀土按年消费20万吨计,可用400年,就是按50万吨计,也可以用160年。何况,国内外还不断有新的稀土矿床被发现。可以发展稀土循环经济,从已经消费的废旧稀土应用产品中回收稀土。

当然,为了说明稀土不稀,2010年来自中国证券网上的一则消息甚至说“随着探矿工作深入,稀土已不是稀缺资源,比如白云鄂博稀土矿远景储量已经够世界用1000年。”还有消息说这是来自于美国地质调查局2010年的一项评估。

关于稀土不稀,国外媒体也一直在大力宣传和炒作。除大力宣传澳大利亚韦尔德山稀土矿、南非开普省稀土矿、格陵兰TBBRZ稀土项目和加拿大等地的稀土资源外,还爆出两则惊人的消息。

一则消息称:20117月,日本科学家宣布在太平洋夏威夷和法属波利尼西亚周边海域水深3500米到6000米发现稀土矿床。《日经新闻》的消息称这片矿床约含1000亿吨稀土,可采量超过陆地的1000倍。而且还富含镝等稀缺的中重稀土资源。随后有评论称,即便报道属实,真的发现了大型稀土矿藏,其开采技术难度会很大,会造成天价开采成本,而且处于公海,还将涉及国际海洋法和环境保护等诸多复杂难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进行开发,似乎没有现实意义。

另一则消息来自于今年123日《参考消息》报道,称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上,于122日发表了一篇题为朝鲜可能拥有世界三分之二的稀土的报道,称一家设在英国的私募股权公司表示,该公司已经在朝鲜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稀土氧化物矿床。声称估计定州矿含有2.16亿吨稀土氧化物,包括轻稀土元素、重稀土元素矿物。根据美国之音电台的报道,这将令目前全球稀土氧化物储量增加约两倍。因为美国地质勘探局最近估计全球稀土氧化物储量为1.1亿吨。还说理论上,这一发现可能会打破中国对稀土市场的控制,因为朝鲜拥有的稀土储量将达到中国的逾6倍。此外,在朝鲜开采稀土无需像在发达国家一样考虑环境法规和劳动条件的因素。但又担心朝鲜的政治环境令外国企业在该国开展工作极其艰难

八、 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

既然稀土产业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优势产业。我们就必须搞清楚自己稀土产业的家底,尽可能搞清我国稀土的资源储量。在我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都发现有稀土资源,但首先要把主要省区的稀土资源储量搞清楚。由于探明储量、保有储量与开采量是个动态变化过程,统计的来源、口径和方法也必须一致。因此,这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

为此我们一直建议,希望工信部稀土办公室会同国土资源部、中国稀土行业协会、中国稀土学会等部门,把探明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作为一项重要课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尽早实施完成。

  返回>>  

鄂公网安备 42010402000362号